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审判参阅 -> 法官说法

“呼格案”再审:给公平正义一个交待

  发布时间:2014-11-21 10:58:02


    一宗18年前已执行判决的司法案件,今日仍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11月20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暴巴图代表高院向呼格吉勒图父母送达立案再审通知书,备受关注的呼格吉勒图案已经进入再审程序。

    引起媒体和社会强烈关注的“呼格案”虽然还只是宣布进入再审程序,案件的事实真相——是否属于冤假错案,呼格吉勒图是否被错抓、错判、错杀,还需通过再审审理后,才能作出最终结论,但经过前期大量艰苦复杂的申诉复查工作,这起18年前的旧案,尽管错综复杂,仍最终得以立案再审,并通过人民网和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现场同步直播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宣布“呼格案”进入再审,传递出一个明确的司法信息,那就是坚持有疑必查、有错必纠的司法原则,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日益成为重要议题,人民法院紧紧抓住时代契机,着手提升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面对可能的冤假错案,不回避、不袒护,并为纠错而不懈努力,相继平反了一大批冤假错案,如著名的“张氏叔侄”案,从中让社会公众感受到了司法勇于纠错的态度和努力,不断恢复、提高对司法公正的信心。

    错案是世界难题,不可避免,但贵在有自我修正的勇气。建设法治中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就要像防范洪水猛兽一样防范冤假错案,做到疑案必查,错案必纠,不放走一个坏人,更不冤枉一个好人。

    内蒙古高院经过认真审查认为,“呼格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二项的规定,即发现原审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因此决定立案重审该案。并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开表态:“经过审理,如果认定该案确有错误,我们将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坚决依法予以纠正。”此举值得肯定,表明了人民法院面对可能的冤假错案,不回避、不袒护,有疑必查、有错必纠的态度和决心。

    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期待通过司法纠错的公正程序,法院本着对当事人负责、对事实负责、对法律负责的精神,严格依法公正审理“呼格案”,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和公众的关切,给死者及其家属一个交待,也给社会的公平正义一个交待。

责任编辑:吕海龙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2014-11-21    


关闭窗口

您是第 33712577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