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审判参阅 -> 经验交流

九华山法院 让旅游天空更洁净

  发布时间:2015-04-27 11:23:26


    访谈对象: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人民法院院长 孔卫华

    对话背景

    闻名遐迩的风景胜地九华山有“莲花佛国”之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为满足景区广大游客的法律需求,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人民法院设立四年以来,推出了一系列便民诉讼制度,严格按照设置规范化、管理制度化、工作法制化的要求开展工作,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张司法名片。用扎扎实实的为民行动、全心全意的为民情怀谱写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新篇章,为青山绿水撑起司法保护伞。

    深入谋划 服务生态文明

    法周刊:请问你们是如何为九华山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的?

    孔卫华:近年来,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日益突出,面对这一现状,我院新一届党组深入谋划,推出服务生态文明的各项措施。

    我们出台了工作意见,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深入景区、乡镇、企业,实地了解生态环境现状和群众的环保诉求,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区”建设推动统筹发展。

    为顺应发展大势,我们充分发挥审判的职能作用,为九华山国际旅游的建设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

    法周刊:请具体谈谈,你们是如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

    孔卫华:为确保九华山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职能和区位优势,工作中我们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积极服务景区开发。为确保景区周边拆迁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推进,对影响其进度的案件做到快立快审快执,充分保护景区周边村民的利益,积极协调风景区党委解决好群众的安置工作。

    高效化解旅游纠纷。针对旅游纠纷案件特点,实行简易程序,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就地调解、就地执行;对标的额在1万元以下的案件,实行小额速裁,快速化解游客、景区、商户之间的民事纠纷。

    注重源头预防。在景区设立便民巡回审判点,将审判法庭搬到景区,就地及时化解票务、保险、交通、餐饮住宿、旅游合同以及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等各类纠纷。

    积极探索 优质服务惠民生

    法周刊:在发挥审判职能的过程中,你们又是如何拓展审判机制的?

    孔卫华:2014年,景区接待游客900.07万人次。假日经济的发展,给九华山的旅游业带来了空前的活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纠纷。为更加方便、快捷地化解这些纠纷,我院对旅游审判机制和方法进行了创新完善。

    充分发挥景区便民巡回审判点的作用,每年的春节、“五一”、“十一”和其他法定节日的旅游旺季,法官和其他干警坚守景区值班,以便第一时间赶到案发现场处理纠纷。

    旅游纠纷一般标的额较小,而游客流动性大、在当地停留时间短。针对这些特点,审判点将调解工作贯穿于诉讼全过程,对适合调解的纠纷,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积极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目前,通过调解,九成以上的旅游纠纷实现了案结事了。

    法周刊:除了创新审判理念、护航旅游和生态建设,九华山法院还做了哪些延伸服务?

    孔卫华:我院除了依法保护国内外游客及当地居民、企业的合法权益,及时妥善处理好民商事、行政、宗教等各类纠纷外,还把主动为寺庙、僧尼提供法律服务,作为延伸审判职能的另一项主要内容。

    景区寺庙比较分散,我们组织编印了宣传手册,收集了有关宗教法规、政策和司法解释。法官们不辞辛苦,走访了九华山的大小寺庙,把宣传手册一一送到寺庙的住持手中。

    同时,我院还以法律“八进”为载体,创新形式,寓教于审,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景区群众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

    “走出去”宣传。与相关部门和基层组织联系,组织专门的法制宣传;选择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案件巡回审判、就地审判,达到教育一片的效果。

    “请进来”宣传。选择特定案件,邀请景区人大、政协代表、村居民代表、中小学生代表、个体工商户代表、佛教界人士等相关人员旁听观摩庭审。通过现场观看庭审举证据、查事实、辨法理、明责任的过程,增强景区群众的切身体会。

    四年来,我院开展法律宣传20余次,接受游客咨询3200多人次,受理旅游纠纷案件59余起,依法维护了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不断创新 完善机制重长效

    法周刊:在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方面,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孔卫华:良好的市场秩序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我院把规范旅游秩序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去年,池州市质监局九华山风景区分局对8家销售不合格工艺品的商家进行了行政处罚,后向我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对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了审查,认定其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后,分别向商家送达了行政裁定书,依法进行强制执行。8户商家先后主动向法庭交纳了罚金及滞纳金,并表示今后要诚信经商,自觉维护九华山的声誉。

    此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也向法院提出类似请求。一些久拖未决的行政处罚得以执行,取得了法律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三统一。

    法周刊:今后对加强旅游审判工作还有哪些新打算?

    孔卫华:针对旅游服务的不可贮存性、旅游过程的流动性与缔约形式的不规范带来的当事人诉讼成本增大问题,我们将继续创新旅游服务举措,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不断完善联动机制,加强旅游纠纷化解。主动加强与环保、林业、公安、水务、卫生、检察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健全旅游纠纷调处互动机制,形成调解合力,努力将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二是积极参与旅游环境综合治理,注重源头预防。与旅游行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有效对接,及时预防和化解纠纷,将司法服务的关口前移。

    三是扩大宣传,促进旅游经济健康发展。利用节假日深入景区进行多形式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帮助游客维权。

责任编辑:吕海龙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2015-4-27    


关闭窗口

您是第 34068559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