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和全国其他省市一样,海南法院系统也存在着案件逐年增多、法官员额少、书记员缺乏等共性问题。加之法官一遇提拔便因管理工作所累脱离审判岗位,使原本人员不足的办案队伍更加捉襟见肘。
在法官队伍难以扩充的现实情况下,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借司法责任制和法官员额制全面推进的东风,向法院队伍内部挖潜力,把院庭长重新推上审判台,让几近闲置的优质审判资源再次集结到审判一线,并以年终考评指标加以监督保证,一方面可有效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另一方面可让院庭长这些优秀、精英法官先行先试,示范调动全省法官热情,将司法责任制改革工作引向深入。
领导一线办案 解决案人矛盾
海南高院院长董治良多次讲到不能再“审而优则仕”了。的确,不让这些优质的审判资源在审判一线充分发挥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浪费。院庭长带指标办案顺理成章地成为海南法院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海南省完善司法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规定,进入员额的法官均需办案,并进一步明确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业务庭长编入审判业务庭或单组重大案件合议庭承办一定数量的案件。
这意味着从3月1日起,办理一定数量的案件成为对具有法官资格的海南法院院庭长进行年度考核的硬指标。当日开始,他们将手执法槌审理案件,并与其他主审法官一样承担办案责任。
5月6日,海南高院副院长傅勤在审判台敲响法槌,拉开了司法改革后海南高院院庭长开庭审案的序幕。
万宁法院副院长薛蕃超今年3月1日至今共办结案件29件,比去年全年结案数还多了9件。他说:“以前自己想办就办,每年办案很少,工作精力放在审批案件、签发判决书等方面。如今司法责任制改革后,减少了事务性工作,自己能集中精力审理案件了。”
陵水法院向记者提供的该院审判人员3至5月收结案情况统计表显示,表中所列的31名入额法官中,结案率在80%以上的6名法官,庭长就占了5人。
从3月1日至今时间虽短,但院庭长一线办案的效果已经初显。
美兰法院统计,该院3至5月院领导办案68宗,同比上升100%,庭长办案181宗,同比上升9.7%。
统计资料显示,3月1日以来,海南全省法院收案20918件,其中院庭长承办案件1035件,同比增长777%。全省法院院庭长办案常态化后,办案积极性不断提高,办案数量明显增长,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南案多人少的矛盾。
领导示范指导 法官共同提高
海南法院的院庭长基本上来自于资深且优秀的法官,办案常态化使优质审判资源重归审判一线,一定程度上壮大了审判力量,他们娴熟的审判经验和扎实的理论水平也能起到提高审判效率的示范效应。
采访中不少法院的院庭长表示,他们走上办案一线,通过进一步体验一线法官办案的不易,工作重心才能向一线法官倾斜,才能让司法改革真正做到以法官为主体、以审判为中心。同时,审理案件也会让他们从司法行政事务中得以部分解脱,对法院去行政化的司法责任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院庭长重回审判岗位,还能够充分发挥他们作为资深法官对年轻法官的“传帮带”作用,从而将成熟审判经验和优良传统作风传承下去。
海南高院副院长张家慧5月13日以审判长身份公开开庭,他庭后表示:“司法改革后进一步强化了院庭领导的审判职责。法院领导回归审判活动,有助于发挥院庭领导的指导示范作用,同时也可带动全院法官的办案积极性。”旁听了庭审的年轻法官小林说,通过观摩院长的开庭,提高了自己驾驭庭审的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 支持领导办案
3个月来,海南法院基本实现了院庭长办案的常态化,但行政管理和办案指标的双重压力,着实让“一岗双责”的院庭长们倍感吃力。
陈应文是陵水法院刑庭庭长,今年3至5月共结案27件,结案率超过80%,在全院主审法官中排名第5位。他告诉记者,除了自身要达到不少于上年度本庭法官人均办案数70%的指标任务,还要做好本庭的行政管理工作。平时指导办案、沟通交流、政治业务学习等事务一样也不能少。确实责任大,压力大。
如何更好地分担院庭长们的压力,让他们能够在繁忙的工作当中得以喘息,想必也是司法改革制度设计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采访中有法院的庭长反映,由于一些法院业务庭受员额所限,庭长要参与主审法官所审案件的合议,但现行法律规定了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案件的时候,须自己担任审判长。这种情况下就与主审法官负责的要求相悖。希望立法机关尽快修订相关法律,以解决司法责任制的法律瓶颈问题。
院庭长办案举措的全面推行,得到了法院内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厚望。记者采访中也听到部分法官的不同声音。有的担心个别院领导审判台上仅敲敲法槌,台下会把案件工作量转嫁给其他主审法官。还有的觉得院庭领导办案指标按现在规定只占法官平均办案数的3成、5成或7成。如若他们所占法官员额比例太大,在案件激增的情况下,普通主审法官的办案量会无形增大,从而利益受到影响。因而建议要进一步完善院庭长办案的配套措施,并注重对院庭长办案过程的动态考核,以打消他们的这种顾虑。
采访手记
南国的气候炎热潮湿,却丝毫阻挡不住记者调研海南法院司法责任制推行情况的脚步。不管是与院长董治良同行座谈,还是深入基层法庭进行采访。一路走来,感受到海南法官在司法改革大潮中十足的信心和满满的正能量。
海南法院司法责任制的全面快速推进,大大增强了主审法官的责任感。年轻法官刻苦钻研,勇挑重担。资深法官言传身教,诲人不倦。院长庭长一岗双责,率先垂范。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变“要我干”到“我要干”。这诸多变化让记者不禁为这支法官队伍“点赞”。
司法责任制调研不仅仅是颂扬改革宣传成绩,更应关注改革存在的困难,反映并建议解决运行中的问题。
采访中记者也看到,海南全面推行司法责任制所涉及的法官遴选、职业保障等方面,特别是法官的待遇、职级问题,由于存在着法律和政策方面的诸多障碍,现在不少仍处于“空转”状态。长此下去,会挫伤广大法官的工作积极性,对冲锋在一线的法官来说是一种伤害。
让记者感到欣慰地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关注到这一问题。
陵水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许红梅座谈时建议,要增强对法官的人文关怀,不要让队伍出现波动。
董治良也多次表示,海南高院已经充分注意到改革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正积极研究对策,加强沟通协调,逐步完善解决。
记者真诚希望法院和有关部门积极行动,统筹解决,不能让广大法官在司法改革中流汗再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