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四风”的存在,说明个别领导干部身上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仍旧存在,甚至还有抬头趋势;随着反“四风”的推进,腐败方式有了新的走向,亟须相关部门认真研究,铲除隐形“四风”存在的土壤。
中秋、国庆临近,中央纪委监察部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两节”前后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各地各单位进一步加大纠正“四风”工作力度,针对隐形“四风”出击。
中国是人情社会,节日里,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走动走动,互相馈赠点礼品本是人之常情。然而,近年来,借着中秋、国庆之名衍生出来的一些不良“迎来送往”侵袭着官场和社会风气,让节日变了味。中秋、国庆临近之际,中央纪委监察部再开正风肃纪的“节日模式”,目的就是进一步给各级领导干部“提个醒”,避免清廉过节沦为“一阵风”。
客观地讲,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入落实,各地抓住节假日等时间节点,狠刹“四风”问题已成为常态,节日公款送礼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也要注意到,在不少地方,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出现花样翻新势头,而且,更具隐蔽性,更难察觉。如微信红包、支付宝转账、电子礼品卡、充值点券等隐蔽性极强的送礼方式成为一部分人的“送礼神器”;如一些人以给领导小孩赠送“红包”或以看望领导身边亲人为由赠送礼金;还如公款吃喝由明转暗,悄然从大酒店宾馆转移到不易被察觉的私人家居餐馆、农家乐、内部精心装修的机关食堂,甚至家庭等场所。
隐形“四风”的存在,一方面说明个别领导干部身上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仍旧存在,甚至还有抬头趋势;另一方面说明,随着反“四风”的推进,腐败方式有了新的走向,亟须相关部门认真研究,铲除隐形“四风”存在的土壤。
笔者以为,防止隐形“四风”泛滥,除职能部门加强常态化监管力度外,还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则,亟须相关部门堵塞管理漏洞。如针对当前利用网络送礼的现象,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电商平台的监督管理力度,对公众礼品卡购买实行实名制管理;工商等部门应对礼品回收店铺加强监管,让腐败分子无可乘之机。二则,税务部门要加大账目核实与发票查验,严惩虚开发票的行为。特别是要通过制定法律加强对技术层面的监管,给那些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从而存有侥幸心理的送礼收礼之人戴上“紧箍咒”。三则,要加大对权力的制约。比如,要通过改革预算制度,公开“三公”经费,管住乱花钱的手。要通过健全权力的分解制衡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公开,防止公权力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