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审判参阅 -> 经验交流

专业审判 热情服务

发布时间:2015-11-16 11:20:13


    访谈对象: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院长 张 立

    法周刊:在您看来,人民法院做好司法便民利民工作的关键点在哪?

    张立:周强院长指出,“不管形势怎么变、条件怎么变、环境怎么变,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不能变,群众立场、群众路线、群众感情不能丢。”

    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不仅要给群众提供实体上的司法保障,还要为来法院诉讼的当事人提供良好的司法服务和环境。因此,要做好司法便民利民工作,关键是树立服务意识,一方面要追求专业化的审判,另一方面要提供热情、周到、细致的诉讼服务,搭建方便群众参与诉讼的司法服务平台,实现司法严肃性与司法便民性的有机衔接,这是司法工作“人民性”的具体体现。

    我院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紧紧围绕当事人的需求开展服务,帮助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切实做到“咨询有人应,电话有人接,诉讼有人引,材料有人收,案件有人查,法官有人找”,努力让群众在诉讼服务中感到贴心、舒心、放心。

    法周刊:具体有哪些举措?

    张立:我院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在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的同时,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立案、审判、执行和信访等环节的各项便民利民措施。

    在立案环节,我们深入推进诉讼服务中心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扩建当事人等候休息区,提供休息座椅、笔墨纸张、饮用水、老花眼镜等设施。全面推行立案登记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设立专职导诉员,开通司法便民专线,定岗定人专线接听。

    在审判环节,我们完善交通事故、医疗、保险等行业领域的诉调对接平台,开展“渝中法官进社区”活动,实现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有效对接;健全案件繁简分流机制,积极适用小额诉讼程序。

    在执行环节,设立“执行接待大厅”,每天安排执行局领导和执行法官到大厅值班,集中受理执行信访、线索举报、材料收转等。建立执行指挥中心,与商业银行、国土房管、工商等机构建立集约查询机制,通过公安机关协助查找、控制被执行人,逐步缓解执行财产难查、被执行人难寻问题。通过公示曝光、罚款、拘留等措施,加大执行威慑,力促执行兑现。

    在信访环节,用好院长邮箱,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听取群众诉求,解答法律问题。坚持院庭长工作日接访,明确接访工作时间表,“院长周一接待”成为惯例。积极推动远程视频接访工作,简化视频接访申请程序,引导信访群众通过视频理性表达诉求。

    法周刊:作为基层法院,你们如何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工作中?

    张立:加快信息化建设是人民法院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践行司法为民的迫切需要,更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我院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司法应用,以信息化建设提高司法便民利民水平,相继开通了官方网站、执行威慑网、微博、微信等平台,为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案件进度查询、网上信访等服务。全面建成数字化法庭,实现庭审全程录音录像,规范庭审行为,形成的庭审视频可供随时调阅。推广电子送达,减轻当事人奔波之苦。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对符合上网要求的生效裁判文书全部网上公布。

    今年我院还陆续推出司法便民服务二维码,里面包含诉讼文书格式、收费标准、法庭分布、联系电话等信息,让当事人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责任编辑:吕海龙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    


关闭窗口

您是第 34078292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