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审判参阅 -> 经验交流

以学习为导向 锻造一流队伍

发布时间:2016-04-11 10:08:19


    以“两学一做”为契机,通过长期性、经常性的学习,提高法官在新形势下应对新类型案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理论境界和道德良知。

    近日,政法干部学习讲座正式开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主持讲座时指出,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政法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重视学习,勤奋学习,终身学习,在学习中开阔视野、提升境界、增强本领,努力打造学习型政法队伍,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司法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无论是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抑或是推进司法责任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推进法官队伍素质的提升。而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判定,必须依托于法官个体的专业化程度。因此,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做”就显得尤为突出。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不仅是共产党员的自我要求,也应是广大法官学习、践行的重要内容。学习过程中,法官应自觉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积极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做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通过长期性、经常性的学习,提高法官在新形势下应对新类型案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理论境界和道德良知。

    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周强院长指出,广大法官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当下,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新的历史时期,围绕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法官应当站在懂大局、识大势的角度来学习政治理论,深刻领会其科学丰富内涵,将政治理论中蕴含的辩证法思维运用到案件审理当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行使手中的裁判权。

    扎实学习专业理论,做业务领域的专家。随着裁判高度理性意识的增强,法律部门的分工必将走向类别化和精细化。作为法官个体,不可能对每一部法律、每一个条文都牢记于心。因此,法官应有一块专业理论的“自留地”,认真学习该领域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熟稔该领域法条背后的法律精神,厘清各法条之间的逻辑与联系,努力成为具有深厚法学理论功底和精湛司法业务技能的“高精尖”专家型法官人才。

    积极扩展视野认知,做实践领域的行家。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学科间的理论交集越来越稠密。一个普通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可能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多个知识领域。因此,法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还应扩展学习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知识,以便自己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案件中抽丝剥茧,让裁判结果更好地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此外,法官还应广泛涉猎国学、美学、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努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和朴素的人文情怀。

    在全面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坚持以学习为导向,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努力推进法官队伍内涵式、专业型、职业化,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吕海龙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    


关闭窗口

您是第 34151902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