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邵日恒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将一起案件审理情况向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领导进行请示汇报。
近年来,宜州法院克服山区经济基础差,人们的科技知识和科技应用能力不高,山区法院信息化司法水平必然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陈旧观念,积极探索山区法院信息化司法特点,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司法效果的重要手段,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完善信息化管理架构,为审判工作和司法公开、司法便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审判管理形成新模式
近年来,宜州法院先后投资230万余元,建成了集行政办公、审判、执行和信访于一体的门户平台,开发完善了审判信息管理、短信发送、远程提讯、远程视频接访、质效评估、案件质量跟踪等软件,建成科技法庭8个(含德胜、洛东人民法庭),确保所有开庭审理的案件均能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并刻录成光盘存档。
目前,该院已全面构建起宜州特色的审判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审执数据动态展示、流程节点实时管控、庭审过程直播点播、四级接访视频互动、绩效考评网上运行。
网络查控实现“点对点”
为提升执行工作效率,宜州法院投入100万余元建成了执行指挥中心,打造了上下四级法院一体的远程视频指挥系统。法院与辖区内金融、工商、国税、地税、土地等部门开通了“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有的案件实现了当天查控、当天结案;完善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借助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对外公布失信被执行人300多名,务必让“老赖”无处躲藏。
远程视频免奔波
4月中旬,宜州法院信访接待法官与渉案信访群众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与河池中院、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有关领导进行视频连线,当事人得到答复后满意而归,表示服判息诉不再上访。
自2013年起,宜州法院创新实施了院领导周三视频接访制度,在广西高院、河池中院接访领导和基层法院上访群众之间建立起视频快速通道,信访案件能够做到网上督办、信访风险提示等,实现了信访管理的透明化、流程化、自动化。几年来,该院信访法官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共接待来访、咨询百余人次。
该院还通过远程提讯系统配合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死刑复核案件的审理工作。民事法官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与远在广东打工的婚姻纠纷、民间借贷当事人进行远程开庭审理,进行证据网上确认、法律文书网上签收等司法活动,减轻了当事人诉累,提高了审判效率。
远程签章系统的运用,让该院的德胜、洛东人民法庭的法官避免了为法律文书盖章而往返奔波的麻烦。
司法便民务实有效
宜州法院借力信息化加强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在诉讼服务大厅安装了便民自助服务终端,实现了网上预约立案、网上信访、在线咨询等功能,群众对“互联网+法院”的工作模式有了新感受,司法便民工作获得当事人的点赞。
该院建成了政务网站,开通了法院立案大厅LED大屏幕直播系统,通过LED大屏幕公布开庭时间、地点、案由、主办法官等信息;通过互联网、微博直播庭审每年不少于50余场次;每年公布生效裁判文书4000多份,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到了更高标准的“阳光司法”。
今年以来,该院还积极探索山区法院信息化司法特点,打造山区法院信息化司法,力争以最低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效益,打造出了“山区巡回审判模式+信息化应用”的司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