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员年人均结案500多件,甚至有两名法官年结案数量超过700件而被授予“全国办案标兵”荣誉称号,2015年全庭结案率达98.88%,服判息诉率达90%以上,调解撤诉率达60%以上,卷宗归档率100%……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数字背后,是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人民法院中原法庭9名干警365天勤勤恳恳工作的身影。
这个始建于1998年、驻守在中原油田总部所在地的基层法庭,简约而不简单——本着小法庭、大服务的审判理念,设立专业化合议庭,更加公正高效地解决矛盾纠纷,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
专业化合议庭应运而生
华龙区法院是濮阳市城区内唯一一家基层法院,中原法庭更是位于城区中心地带,这里又是中原油田总部所在地,人流、物流、信息流在这里交汇聚集。
一直以来,华龙区法院年收案数一直保持在1万件以上,案件总量排全省第三,人均案件数量排全省第二。为了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和提高审判质效,2011年10月,华龙区法院在不改变现有管理模式和合议庭议事规则的前提下,实施了专业化审判,设立了专业化合议庭,并把中原法庭作为实施专业化审判的示范庭,将占全院民事案件总数三分之一的婚姻家庭类和交通事故类两大类案件,以及涉军纠纷类案件交由中原法庭审理,变区域管辖为分类管辖。
设立专业化合议庭后,中原法庭受理民事案件数量大幅度上升,从1998年的400多件上升至2015年近3000多件,审判员年人均结案从80多件上升到500多件。这对于一个仅有9名正式干警(6名审判人员,3名书记员)的基层法庭来说,肩上的重担可想而知。
法律文书模版省心省时
为切实增强干警的专业化审判工作能力,提供群众对法庭工作满意度,中原法庭针对婚姻家庭类、交通事故类、涉军类案件的不同特点,初步摸索出了一整套针对不同案件、不同当事人的法律文书模版,合议庭成员在制作法律文书时可以直接在模板上修改。这样大大减轻了法官判完案后还要劳神劳力写判决书的烦恼。
中原法庭在学习借鉴、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讨论制订了《关于审理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规范性意见》和《关于审理婚姻家庭类纠纷案件的规范性意见》,印发了宣传册,统一了执法标准,提升了审判水平,大大降低了案件的发回重审率和改判率。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自2014年9月开始,中原法庭试行审判长负责制度,庭长不再签发法律文书,直接由审判长签发法律文书,这样既让庭长有更多的时间搞好服务和管理,也减少了裁判文书的签发环节,大大缩短了办案周期,提高了办案效率。实行审判长负责制后,结案率从2014年92.16%的上升到2015年98.88%,卷宗归档率首次达100%,中原法庭的各项内务管理也比往年有大幅度提高。
小法庭创造大服务
经历过十八载春华秋实的中原法庭,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意识,始终坚持 “小法庭、大服务”的理念,努力追求居中裁判、公正司法、廉洁高效的司法目标,为辖区的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员少、案件多、工作成绩突出”是该庭的三大特点。法庭成立以来,被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市法院系统先进集体”13次;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最公正、最讲理、最廉洁、最文明”人民法庭2次,评为全省先进人民法庭1次,授予集体二等功1次;被公安部、司法部、老龄委评为“全国维护老年人权益先进单位”1次。2013年12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2014年11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十佳政法单位”。2015年12月,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法院联合授予“法官送法进军营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法院的工作目标。”华龙区法院院长荣延平说,下一步,该院将在分析近年来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将合议庭分工进一步专业化,尽可能做到合理、适度囊括较大类型案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