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省内公务活动禁止饮酒规定》,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遵照执行,《规定》明确,除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活动外,省内公务活动一律不准饮酒,工作日午间一律不准饮酒。据了解,安徽从今年6月开始启动“酒桌办公”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治理不请客吃饭不办事、请客吃饭乱办事,通过“酒桌办公”要资金、跑项目、争考核名次或谋取不当利益等问题。
“酒桌办公”积弊已久,特别是在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熏陶”下,一些党员干部把“无酒不成宴”“无酒不办事”当作潜规则,“办事要靠吃喝”“接待也是生产力”等歪风一度盛行。而自中央八项规定执行以来,为了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管住“舌尖上的腐败”,各地纷纷出台“禁酒令”,一些地方的“酒桌办公”已有所收敛。但是也不难发现,“酒桌办公”的积习还没有从根本上杜绝。
“酒桌文化”实质是“权力文化”,“酒桌办公”本质是权力寻租。当权力从办公桌转战到酒桌,当公务办理变成了“吃喝办事”,规矩和底线往往在推杯换盏中被扔在一边,交情和利益成了“通行证”,酒桌也就成了交易的舞台。因此,整治“酒桌办公”的关键,在于约束好公权力,让权力不敢、不能任性而为。
禁酒一小步,迈出作风建设一大步。当务之急,整治“酒桌办公”需要地方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不能搞“一阵风”。长远来看,则需要优化权力运作和资源分配的规则,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为民所用,从根本上消除官员“酒桌办事”的心理痼疾,以有效避免“官场酒桌”上的权力勾兑、利益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