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新的主要矛盾带来新挑战、新使命

发布时间:2017-10-23 15:31: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人民法院面对的主要矛盾也发生变化,肩负起了新的使命,只有积极适应新环境,及时调整审判执行工作的方式方法,才能跟上时代的洪流。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重大论断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生动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创新驱动、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高速发展带来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也随之凸显出来——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

    新挑战带来新机遇,新机遇也意味着新使命。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人民法院面对的主要矛盾也发生变化,肩负起了新的使命,只有积极适应新环境,及时调整审判执行工作的方式方法,才能跟上时代的洪流。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需要“智慧法院”的应对。人民法院要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形成支持广大干警和社会公众随时随地接入的“网络法院”;形成司法公开和诉讼服务全面覆盖,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法院”;形成具有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按需服务能力的“智能法院”。“信息化”“智能化”的人民司法才能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使得审判更公正、执行不再难。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期待司法改革落地生根。司法改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但也面临更多难啃的“硬骨头”。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还会产生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人民法院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直面矛盾,正视问题,敢于担当,努力以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继续推进司法责任制、法官员额制和单独职务序列、法官职业保障等,激发改革内生动力,以改革促公正,努力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呼唤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变革不断深化、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社会矛盾纠纷处于高发时期,且呈现出纠纷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复杂化、纠纷类型多样化等特点。纠纷解决既有正式的法律解决渠道,也需要个性化的“私人定制”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社会资源,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平安稳定。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人民对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更高的要求,就是人民法院不断提升工作水平的强大动力。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振奋精神,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担当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民法官的光荣使命。

责任编辑:吕海龙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    


关闭窗口

您是第 34138184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