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厚德顺说,“法院审判功能发挥不仅在法庭。我们努力把习总书记提出的‘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指示要求融入司法实践中,从源头上推动环境改善。”
基地其中一个展柜里,摆着几个镀锌零件,这是平原县法院2018年宣判的德州市首例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案的证物,向人们警示着污染环境的代价。基地每年数千人参观,都曾在这个展柜前驻足。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环资审判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作为党员法官,尤其要把每一件案子处理成精品,不仅能起到先锋带头作用,更有助于提炼好的经验和模式,推动制度建设,为今后的新情况、新发展做好准备。”获得2019年度“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的德州中院赔偿办主任、环资审判团队负责人张小雪如是说。
沉一线:让党旗在服务人民群众前沿高高飘扬
“李大爷,根据法律条例,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已经不具有劳动者的主体资格了,所以退休人员无工伤一说。”8月12日,德州法院道交一体化诉调中心负责人王春红法官正在耐心接待一位泪痕未干的老人。老人边听边点头,眉头逐渐舒展。
原来,65岁的李大爷前不久出了交通事故,却被告知无法拿到工伤证明。心里想不通的李大爷,前脚刚离开公安交警办案中心,后脚便跨进了仅一墙之隔的德州法院道交一体化诉调中心。从不满到满意,李大爷只经历了短短十几分钟。
以人民为中心,是德州法院党建工作的重心。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方面,德州法院“道交一体化”改革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线上线下同步、门里门外协同”,可谓“心”中有“新”。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特长’,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是我们的改革方向。”德州中院民四庭庭长、“十佳青年法官”、山东省“巾帼建功标兵”郭依静说,“‘道交一体化’改革的目的就是尽快、尽好解决纠纷,让老百姓少跑腿。”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德州中院法警门金光已经在陵城区临齐街道办事处孙克明村担任了两年半党支部书记。
“老乡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除了法律帮扶、物质帮扶,门金光还紧紧抓住基层党建“牛鼻子”,以2018年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发展两名年富力强的村民为预备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为当地脱贫奠定了组织基础。
在门金光带领下,村两委班子配齐配强,精神面貌越发向上。村里建起了蔬菜大棚和农村合作社,扶植了8家养殖专业户,让贫困村民可以“在家门口打工”。
扎实的党建工作不仅需要党员干部全身心参与,更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成绩。德州法院党建工作磨亮了党徽、锻炼了队伍,让飘扬的党旗化为日复一日的耐心接待、不厌其烦的悉心调解、严谨细致的庄严庭审,化为对人民群众需求的积极回应。平凡岗位上,干事创业的“红色引擎”不灭,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动能”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