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审判参阅 -> 经验交流

三江源生态法庭:“打防结合”守护“中华水塔”

发布时间:2020-11-17 08:39:39


    活动现场,百余名护林、护草员认真聆听三江源生态法庭工作人员的普法讲座,争着索取法庭制作的宣传册等普法资料。仲达乡电达村村支书索昂扎西说:“三江源生态法庭刚成立三年,就积极探索开展了很多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村牧民,尤其是护林、护草员的环境资源保护热情和法律意识,这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很有意义的。”

    扎西告诉记者:“我们从这三年审理的案件中发现,很多案件的当事人不是知法犯法,而是吃了不懂法的亏,比如一起案件中,牧民去山上放牧,看到死掉的棕熊,就把熊掌割下来卖了,当事人就觉得这怎么能是违法的呢?还有一起案件是牧民因病需要麝香治疗,进而买卖并构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我们希望通过以案释法,让牧民知晓这些做法都是违法的。加之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被破坏很难修复,所以先期预防比后期修复要来得迫切。”

    结合这一特殊环境背景,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成了三江源生态法庭开展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法庭成立以来,每年不定期开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内容的普法宣传,已累计为近2000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从源头减少并遏制破坏三江源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

    此外,三江源生态法庭下大力气探索生态修复方式、普及生态修复理念。扎西介绍,以往环资案件判决以刑事处罚和经济赔偿为主,但由于涉案当事人普遍经济条件差,经济赔偿往往落空。三江源生态法庭加强与玉树市检察院等有关单位沟通,积极探索多元生态修复之路,推行补种复绿、劳务代偿、替代性修复等方式,实现谁破坏谁修复,弥补对环境的损害。

    源远,才能流长。守护好源头活水,确保清水长流,才有绿水青山、大江大河。远处,雪山环抱的巴塘草原上镶嵌的“绿色感恩 生态报国”八个大字格外醒目;眼前,三江源生态法庭巡回审判现场高悬的国徽在雪域高原上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李志华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    


关闭窗口

您是第 35229690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