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云,女,汉族,原籍贯为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现住河南省禹州市。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禹州市人民法院的一名员额法官,她不仅在工作中尽职尽责、踏实肯干,在生活中照顾孝敬老人、关心丈夫、爱护孩子,兼顾了事业和家庭。
张贵云出生在河北省沧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常年忙碌,加上爷爷去世的早,家人顾不上照顾年迈的奶奶,她从小学就勇敢担负起赡养奶奶的责任,照顾奶奶日常生活起居,能干的活都自己干,陪奶奶聊天唠嗑,直到奶奶过世之前,她一直尽心竭力,让奶奶度过了幸福的晚年生活。与此同时,她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父母在外劳作时,看着辛苦的父母,当时才上小学的她,就有了帮助父母减轻生活的负担的责任感,她一边陪弟妹玩耍,辅导他们学习,一边还要干家务,洗衣、扫地、做饭,从不抱怨,让父母在外干活时不用操心家里。即使后来上外省上大学,只要假期回家,她还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父母干农活,从没忘记自己的初心。参加工作后,虽然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但每年都回去看望父母,和弟弟妹妹相处的十分融洽,虽相隔千里,但亲情从未因距离而产生任何隔阂。
父母从小教育她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孝敬父母、尊敬长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将这些做人的道理深深的记载心中。不仅作为女儿,她做到了这一点,即使是作为儿媳,她也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对待自己的公婆,不偏不倚,给自己父母一份礼物,相应的也要给公婆一份礼物。虽与公婆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遇到任何事情都有商有量,即使产生了分歧,也从不与公婆吵架,因为想到老人忙碌了一辈子还要帮自己照顾孩子,帮着做饭、打扫卫生,非常不容易,人必须知道感恩。带着感恩的心态与公婆相处,不仅可以消除生活习惯不同带来的隔阂,相处也越来越融洽。感情都是相互的,多年相处下来,公婆也尊重她、爱护她,遇到问题愿意征求她的意见,感情也越来越深厚。公婆逢人就夸,自己有个好儿媳。
作为一个妻子,她理解、支持丈夫的工作,知道丈夫工作忙,她能多干的家务活就多干,勤快、干净、细心,是一个贤内助,让丈夫的工作没有后顾之忧。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她懂得自我反思,即使和丈夫产生分歧,也能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分析发生争执的原因,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就主动解决问题。对待孩子,她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告诉孩子要做到爱党、爱国、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帮助孩子辨别是非、真善,培养孩子的善良、宽容、积极乐观、富有同情心。在她的努力经营下,家庭生活美满幸福,一家人其乐融融。
她深信真心才能换真心,对待自己丈夫的妹妹,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也像对待自己的亲妹妹一样关怀备至。小姑当年参加高考前,心理压力大,她不顾自己忙碌的工作,耐心与小姑沟通,舒缓小姑的情绪,为她加油打气,在这人生的重要阶段,给了小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一次次真心的相处,让两人产生了不是亲姐妹却胜似亲姐妹的感情。怀抱这种心态,她也与同事、朋友相处融洽,虽然不是本地人,却在禹州这片土地收获了很多的真情。
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护亲朋也是人们的基本道德,张贵云所做的这些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尊老爱亲,那这些传统美德就会发扬光大。这样的人越多,家庭越多,社会就会越来越和谐,我们的国家也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