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玉谦
男,汉族,1990年参加工作
现任禹州市人民法院专职审判委员会委员。三十三年来,他曾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五次,十三次荣获全省法院调研工作、信息工作先进个人……他把青春奉献给人民法院事业,他让平凡的岗位熠熠生辉。
低调的“一等功”获得者
“你们该把镜头对准年轻同志,我老了,发光发热都有限。”在被邀约四五次后,娄玉谦终于能趁工作间隙给笔者聊聊天。
他永远富有激情,这是全院干警的一致评价;他待人真诚,是群众的第一印象。
身在兵位、胸为帅谋。1997年,娄玉谦从审判岗位调任研究室,开启了他长达17年的文字综合工作。他利用岗位特长,撰写了大量文字材料,内容涵盖审判业务各个方面。其调研后编写的1600多篇信息为法院和政法系统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12篇信息被省委办公厅、最高院办公厅转发,1篇被国务院副总理专门进行过批示。
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为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2013年4月份,娄玉谦同志结合审判工作中遇到的现实案例,选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各种纠纷和所关心的法律问题,采用法律知识问答和案例解析的方式,按照简单实用、通俗易懂、力求准确的原则,精心编写了《便民法律服务手册》一书,并印刷了3000册,分送给全市各乡镇657个行政村、217家企业,受到了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因工作业绩突出,2014年,娄玉谦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
“那都是老皇历了,成绩只代表过去,我们都要往前看。”面对曾经的荣誉,娄玉谦显得十分低调,在他看来,荣誉值得珍惜,但踏实工作更为重要。
司法为民的实践者
娄玉谦在负责禹州全市社会法庭和诉调对接工作期间,在他的倡议和组织下,在全市各乡镇办、行业协会设立了28个社会法庭、18个诉调对接工作站,聘任了566名社会法官和特邀调解员。
如今,诉调工作已经在禹州各乡镇生根发芽。工作中,娄玉谦经常到社会法庭实地调研,引导社会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发挥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利用当地民俗、乡土民情、伦理道德,主动上门免费为群众调处矛盾,使大量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根本上促进了社会和谐,有力推动了诉源治理工作。
“人民法庭要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与属地党委政府一道开展诉源治理工作,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他分管的法庭工作会议上,经常鼓励各法庭不要为办案而办案,而要结合自身优势,开展有特色的诉源治理,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司法为民没有止境。他的倡议和精心组织下,2013年,禹州法院在全省率先建了诉讼服务中心,把诉讼引导、诉调对接、信访接待等40多项诉讼事务,集中推向前台现场办理,方便了当事人诉讼,使诉讼服务更具亲和力。
冲在一线的执行法官
执行工作难干,也容易被群众不理解。今年下半年,娄玉谦没有推辞,虽然已为法院工作了33年,但他还是主动接下了院党组交给的抓好执行工作重任。
“‘莲城利剑’第11次集中执行行动现在开始,各组按照计划实施!”9月29日早上6点,国庆、中秋长假第一天,娄玉谦一声令下,执行局全体干警奔赴多个执行现场。
自9月1日“莲城利剑—执行大会战”以来,每次集中执行行动,娄玉谦总是亲自带队外出执行,与执行局年轻干警们一道,奔赴在执行工作最前线。
“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执行工作是这道防线的最后一公里,要努力把‘纸上判决’变成‘真金白银’。”娄玉谦坦言,基层执行工作经常不分白天黑夜,还要牺牲掉节假日,干警们都很累,但面对胜诉当事人信任和急切的眼神,执行干警肩上的责任更重,不能懈怠。
三十三年,白驹过隙。他会为了写好一个调研报告彻夜不寐,也会为了办好一个案件通宵达旦,更会为了公平正义初心不改、笃行不怠。娄玉谦,无愧法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