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古树名木,传承文明根脉。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守护古树名木,为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遗产,更好传承文明根脉,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一直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古树名木保护,今年3月15日实施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更是为保护古树名木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不少网友反映,目前一些地方对于古树名木保护还存在不保护或保护不当的问题,如部分古树名木因缺乏专业养护而枯萎,一些古树名木周围存在违规搭建、堆放杂物情况,导致其生长空间受限,甚至有的古树名木被擅自移植,严重威胁生存。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承载着独特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
作为我国首部国家级古树名木保护专项法规,《条例》从资源普查、分级保护、日常养护、法律责任等方面构建了全链条保护体系,标志着古树名木保护迈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葱葱古树,需绵绵守护。首先相关部门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措施,明确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和主体,细化保护法律责任,依法保护古树名木。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伐、移植、损害古树名木等违法行为,让违法者受到严惩。
其次,要建立起完善的监测体系,研究高效的调查监测技术及方法,构建完善的电子档案和智慧管理系统,摸清当地古树名木健康情况,开展“一树一档”“一树一策”管理,实现精准化、科学化、智慧化保护。
最后,要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相关部门应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向公众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引导全社会形成保护古树名木的合力,推动更多人参与古树名木保护。
守护古树名木,传承文明根脉。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守护古树名木,为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遗产,更好地传承文明根脉,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