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苑文化 -> 法官随笔

我的中国梦

  发布时间:2013-10-16 16:05:25


 

我的中国梦

    近两年来,台湾旅游热似乎成了一项很时尚的全民娱乐活动,我曾经告诉过一些朋友,说自己也有个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到台湾去看一看,并非是为了旅游观光,不是去看台湾那现代化的城市以及举世闻名的山水风光,就如同一代领导人所说的那样,台湾始终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是我们自己的土地,要去走一走,看一看。

   显然,这个条件还不是很成熟,今天我们只能作为大陆的游客去哪里参观游览,那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我希望自己有天去的时候就如同是到北京、上海一样,不要那么多的手续、程序,仪式,就如同是回家一样,那么的自然亲切。

我翻看过一些资料显示,“台湾”这个称呼有据可查的历史,不过是300多年,但是在清王朝所撰写的史志中明确记载夏商朝的时候,扬州就包括了台湾,只不过那时的台湾不叫台湾而已。这个朝代离我们已经太过久远,但是台湾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活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它离我们太近,同时又离我们好远。

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派遣将领卫温和诸葛率领水军远征台湾,这是中国王朝第一次与台湾的联系,水军因为水土不服、疾病困扰,死伤无数,这次远征并非杀人越货,而只是加强统治之间的巩固而已。他们还带回一些台湾居民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吴国林海郡太守沈莹还根据这些情况编写成了《林海水土志》一书,其中有句话引起我的注意“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这句话充分证明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台湾归属于越国,多么激动人心的话语啊!那么久远的年代台湾就跟我们是这么的亲密,原来我们的台湾从未走远过。

岁月的变迁,历史的长河,淹没着滚滚的时间痕迹,到了大宋王朝时期,台湾和澎湖列岛正式纳入宋朝的版图,此后,朝代跌更、皇者变幻,但是台湾的归属从来没有改变过。

16世纪,西方列强横行,明末农民起义肆起,西班牙乘此动荡时期占领了台湾的一些地区,后来,又被荷兰人所赶走,台湾正式沦为荷兰的殖民地,殖民者抢占我土地,资源,矿藏,把一些台湾丰盈的物产带回自己的国土,一时之间,生灵涂炭、我们的台湾饱受淫掠、欺辱。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自己的封建王朝。1642年,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领数万将士和数百艘军舰,由金门进军台湾,并且高姿态向着荷兰殖民者表明自己强硬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的居民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并一直在这里耕种和生活,理应把它物归原主”。经过一系列殊死搏斗,荷兰终于弃械投降,台湾重归祖国的怀抱,郑成功也成了所有人民都敬仰热爱的民族大英雄。

那段历史至今想起都不堪回首,我们的台湾饱受委屈和坎坷,台湾人民一再的被抛弃,被蹂躏。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清政府惨遭战败,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宝岛台湾割让给了日本。消息传出之后,举国同愤、哭声震天,百姓纷纷鸣锣罢市,反对割让。虽然,协理台湾事务的清军将领顽强抗战、反对侵占,这样自发的武装起义持续了大约20年的时间,但是最后依然以失败告终,我们的台湾至此离开自己的母亲长达50年之久。

1937年,日本制造了“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抗日战争,我们的台湾人民也加入到了战斗当中,为抗日战争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那是沸腾而又充满血泪的日子,八年抗战,我们终于把侵略者赶出家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我们的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公告》,并明确告知“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凡有涉及日本者,一律废止”。

1945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战败,8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重归母亲的怀抱。万世沧桑,风云突变,台湾经历着一次次痛彻心扉的血泪洗礼,我们的台湾不断游离在母亲的怀抱周围。

解放以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再一次离开我们的身边,生死离别、妻离子散,多少家庭被迫解体,两岸居民在模糊的泪眼中翘首观望,中间那条无声的大海,阻挡我们的去路,亲人们望眼欲穿期待着通航,期待着可以早日跟自己的家人团聚。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曾经用这首饱含深情和泪水的不朽诗篇,表达自己对魏国的忠心以及兄弟之间的血脉相连的亲情,也因此诗,他的哥哥最终被感动,没有对曹植赶尽杀绝。

我们和台湾一样,有着相同颜色的肤色,血管里面留着相同的血液,感动人心的“汪辜会谈”曾让我们对祖国的统一充满了期盼,这是国共两党首次以民间组织的身份进行的秘密会晤,让我们看到了阴霾天空中的那抹亮丽的浮云,也让我们的生命在震动中充满了热烈的激情四射。

而这些年,台湾官方组织也不断的访问大陆,双方接触融洽,祖国统一不过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2013,我的中国梦,盼着、盼着我们的台湾早日回归,隔着大海的亲人们可以早日团聚,不要让我们的人生留下一丝的遗憾,也不要让我们的尊严因为别的因素被践踏在地,一个中国,两种政策,台湾,回来吧!祖国人民等着你!

责任编辑:孙伟博    

文章出处:禹州法院    


关闭窗口

您是第 33707389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